英德,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小县,风景秀丽,但是它在中国的声誉鹊起却是因为女足。从1986年底开始它便伴随着中国女足成长的脚步逐渐“走出”广东,让国人开始对它耳熟能详,可以说英德女足训练基地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中国几代女足姑娘刻苦训练留下的汗水,同时它也见证了了无数个女足成长的故事。
从1986年到1991年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女足各地方队一直在广东英德进行冬训,而冬训办公室却只是由五个人搭起的班底。这是一个人少却很精干的班子,牵头人是足协官员韩重德,他不仅负责女足的训练,而且还要为落实训练、比赛的资金而四处奔波;冬训办公室主任是老足球工作者史万春,他的职责是组织各队教练进行教研以提高业务能力;朱柏华,北京体院教授,冬训办公室副主任;邱洪涛,沈阳体育中心干部,他们负责运动队训练的科研统计工作。李德铭,北京六十三中学体育教师,国家级裁判,负责组织冬训教学比赛及裁判的培训工作。虽然人不多但各司其责,体现了人少出效率的特点。这些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女足就是在他们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下,很好地完成了冬训任务,使中国女足逐渐走近世界一流水平。
现在女足的训练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但是当初的条件却是相当艰苦。冬训的时间是12月底到第二年一月,这个时候是广东最冷的季节,现在在广西北海八一足校工作、被足协裁委会主任张健强称为“女足专业户的李德铭回忆说,当时晚上冷得前半夜睡不着觉,白天室外暖过室内,女足姑娘不训练时,宁可站在室外晒太阳。
当然艰苦的还不仅是住,吃的也很简单,虽然有四个菜,但都是酸菜、青菜,菜里有腊肉就算不错了。伙夫开始是找的当地农民,后来县体委主任蔡章彩从附近部队请来了四个大师傅,才算是有了专业厨师。李德铭还记得那时的伙食费是16块/天,各队还得自己掏一半,另一半是韩重德拉赞助得到的。
李德铭说现在他还时常想起英德基地三位默默无闻的老同志——老曹、老邱和老吴,训练基地的八块场地就是由他们三个人负责,场地由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荒着,到年底会长出半人高的野草,他们就必须剪草、锄草,工作量非常大,有时人手不够用,老邱就找来自己的儿子,老曹找来侄子帮忙。他们使用的工具是一个手扶拖拉机改装成的剪草机,使起来很不得劲,而且这个老掉牙的剪草机三天两头坏,老曹时常鼓弄着修它。有一次李德铭和他们一起剪草,拐弯时沉重的剪草机倒了,他的腿差点被砸折。
英德的训练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对发展女足情有独钟的韩重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次回家只讲女足姑娘练得怎样苦,却只字不提艰苦的生活条件。有一年他爱人张国梅去广州,顺便要去在京广线边上的英德基地看看,韩重德忙不叠地告诉她,英德站是半夜停车,很不方便,结果张国梅没去成。后来说起这段事韩重德招认,当时是怕爱人看了英德艰苦的环境为他的身体担心,并且会去找当时的足协主席年维泗“告状”。
当时条件艰苦是艰苦,但却磨练了女足的意志,女足姑娘们在英德训练异常刻苦,各队竞争相当激烈,每天早晨六点开始集合做早操,大家非常自觉,没有迟到的。上午9—11点训练,下午3—5:30也训练,中国足协当时要求的每周不少于24小时的训练时间哪个队都超了,星期六是休息日,但为了不落后于人,很多队也经常星期六半天坚持训练。李德铭保留的训练简报上还有表扬四川队的内容,其中一个例子是四川队年龄最小的队员苏超臻为了找球感,晚上睡觉还把足球放在床头上。
作为冬训办公室主任的史万春对教研工作抓得很紧,他要求各队教练每周都要对训练工作进行研讨,具体到在学术研讨会上介绍训练计划,并明确每堂训练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他还经常组织教练开学术研讨会,讨论女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问题,讨论如何把技战术与战术意识结合起来等等,在他的督促下女足教练的学习风气非常浓厚。
冬训期间都要过年,冬训办公室就组织大家开联欢会,各队都要出节目,还评奖,有一年上海队的孙雯、水庆霞等人的小合唱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了英德县体委主任蔡章彩发的奖品——小手表。
英德锻炼出了女足,而随着女足的发展,一批女裁判也成长起来。本届女足世界杯因中国女足打入四强而未能执法决赛的中国国际级女裁判左秀娣就是从执法女足比赛锻炼出来的,还有现在的丁玲、李深等国家级裁判,当过十年女足比赛裁判长的李德铭说自己是看着她们成长起来。
为了扩大女足队伍,韩重德一方面利用他与各地体委领导、足球教练的个人关系及他作为足协官员的身份,要求各地组队参加冬训,并承诺承担一半的经费。另一方面为实践承诺,他四处寻找女足冬训的赞助经费,经过努力,每次冬训后,女足各队都可以参加诸如“爱特杯、“半球杯的比赛以检验训练效果。韩重德的爱人张国梅“埋怨说,韩重德那时即使回到家里也是为女足的事到处打电话,为此不知花了多少电话费。
现在我国女足的训练生活条件虽不如男足,但是比起过去肯定要好得多了。我们回忆女足当年的成长历程,一方面是不应忘记那些默默无闻为中国女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而更重要的是从女足成长的艰苦历程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许多有益于事业发展的启示。